佳能7月30日開設了其21年來首家芯片制造設備工廠,希望借人工智能(AI)熱潮,搶占光刻機市場。 新工廠是佳能位于東京北部城市宇都宮生產中心的擴建部分,將于9月開始生產半導體光刻系統。該工廠的投資額為500億日元(約合3.36億美元),包括建筑和設備。新工廠占地67518平方米,將使產能提升50%。
佳能董事長兼CEO Fujio Mitarai表示:“新工廠生產的設備匯集了佳能所有的技術實力。它將在支持全球產業發展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荷蘭制造商ASML是光刻設備領域的龍頭企業,占據全球90%的市場份額,它是極紫外(EUV)光刻系統的唯一供應商,該系統能夠以最精細的線寬蝕刻電路。日本廠商佳能和尼康在21世紀之前一直主導著全球光刻市場,但在微型化競爭中,這兩家公司敗給了ASML。ASML正在向需要尖端技術的前端工藝投入資源。
佳能的新工廠將生產i-line和氟化氪光刻機設備,這些是用于制造成熟節點半導體的成熟技術。
佳能重新關注成熟設備的原因在于生成式AI的熱潮。AI半導體需要更高的計算能力,但電路的微型化正接近極限。作為替代方案,芯片制造商已開始將多個半導體(例如處理器和內存)組合成單個模塊。這種半導體的捆綁工藝屬于后端工藝,通常與光刻工藝無關。但為了連接多個半導體,必須形成新的“中介層”來連接芯片和基板。
佳能發現,其之前用于前端的光刻設備可以用來形成中介層布線。佳能很早就意識到了電路微型化的局限性,并于2011年率先推出用于后端工藝的光刻設備。
全球晶圓代工龍頭臺積電的后端產品依賴于佳能產品。盡管佳能在這些工藝上占據主導地位,但該公司將面臨競爭對手尼康,后者將于明年進入同一領域。
(來源:集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