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博》周二(24日)報導,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對進口半導體征收最高25%關稅的構想,在各界激起廣泛反對聲浪,從汽車、船艇制造到科技與加密產業均表達憂慮,擔心此舉恐擾亂供應鏈、推高成本、削弱美國技術競爭力。
根據美國商務部針對這項提案的審查程序,目前已收到逾150份來自企業、產業團體與外國政府的意見,顯示反對聲音遍及各行各業,連中國政府也罕見在此議題上發出類似警告。
從電動車到馬桶:芯片無所不在
半導體已廣泛應用于現代生活的各個層面,包括冰箱、微波爐、胎壓感測器、導航系統、電子免治馬桶、聲納設備與智能型手機等。特朗普此舉原意在于重繪全球供應鏈、強化美國制造業,但業界指出,美國本土的芯片供應遠不及需求,強征關稅只會讓生產成本與終端售價雙雙上漲。
Advisors Capital Management合伙人JoAnne Feeney表示:“目前美國使用的芯片數量與國內產能嚴重失衡,貿然課稅只會轉嫁成本給消費者。”
船艇產業協會也提出警告,表示關稅會直接沖擊超過1300家廠商,這些廠商依賴進口推進技術、引擎與GPS設備,且這些元件大多無美國制替代品。
臺積電與英特爾示警投資恐受阻礙
半導體大廠臺積電與英特爾均已提交意見,支持強化美國本土芯片制造,但呼吁政府避免粗暴課稅,以免影響現有與未來投資計劃。
臺積電指出,該公司在亞利桑那州正進行規模達1650億美元的投資案,涵蓋六座先進晶圓廠、兩座封裝設施與一座研發中心,預計創造數千個就業機會。然若遭遇進口設備關稅障礙,將影響時程與成本,進而拖累人工智能(AI)、自駕車與5G芯片的美國供應。
英特爾也表達類似憂慮,指出美國若征稅,其他國家勢必報復,可能以保護主義反制美企產品,損及出口市場。英特爾呼吁豁免使用美國技術所制的海外芯片,以及制造設備如艾司摩爾(ASML)的極紫外光刻設備(EUV),該設備單價高達4億美元,占新廠建置成本近三分之二。
全球供應鏈齊聲反對
美國主要貿易伙伴也對芯片關稅表達不滿。
美國電動車龍頭特斯拉(TSLA-US)亦呼吁政府與產業協調,減少政策不確定性對供應鏈的沖擊。該公司指出,全球合作關系是強化美國制造競爭力的基礎,貿然課稅將拖慢AI產業關鍵轉型期的進展。
目前白宮發言人強調特朗普仍致力于“國安關鍵制造回流”,等待商務部完成232條款調查。不過,各界意見已清楚指出,關稅恐對整體經濟與產業生態帶來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