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無錫濱湖發布消息,6月5日下午4點,無錫光量子芯片中試平臺順利下線首片6寸薄膜鈮酸鋰光子芯片晶圓,這是我國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同時超低損耗、超高帶寬的高性能薄膜鈮酸鋰調制器芯片也實現規?;慨a。
光量子芯片是光量子計算的核心硬件載體,其產業化進程將推動我國在量子信息領域實現自主可控,更是搶占全球量子科技競爭制高點的戰略支撐。此前,因共性關鍵工藝技術平臺的缺失,我國光量子技術面臨“實驗室成果難以量產”的困境,是制約產業發展的“卡脖子”難題,而無錫光量子芯片中試平臺的啟用成為破局關鍵。
據悉,上海交大無錫光子芯片研究院于2022年底破土動工,并率先啟動國內首條光子芯片中試線建設。2023年10月,研究院大樓封頂。2024年1月,中試線首批關鍵設備入場,同年9月,集光子芯片研發、設計、加工和應用于一體的無錫光量子芯片中試平臺正式啟用。
無錫光量子芯片中試平臺負責人介紹,“一片直徑6寸的晶圓可以切割出350顆芯片,在濱湖達產后,無錫光量子芯片中試平臺將具備年產1.2萬片薄膜鈮酸鋰晶圓的量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