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9日,英諾賽科發布公告稱,公司及其全資附屬公司英諾賽科(蘇州)半導體有限公司此前已向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起訴英飛凌科技(中國)有限公司、英飛凌科技(無錫)有限公司及蘇州芯沃科電子科技有限公司,案號為(2024)蘇05民初1430號及(2024)蘇05民初1431號。
在案件受理后,英飛凌中國公司和英飛凌無錫公司對案件管轄權提出異議。然而,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經審理后作出駁回該管轄權異議的一審裁定。英飛凌兩家公司不服裁定,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起上訴,請求撤銷管轄權異議一審裁定并將案件移送至無錫市中級人民法院審理。
最高人民法院經審理查明,芯沃科公司作為蘇州兩案的適格被告,其住所地位于江蘇省蘇州市,屬于一審法院管轄范圍,因此一審法院具有管轄權。基于此,最高人民法院駁回了英飛凌中國公司和英飛凌無錫公司的上訴請求,維持了兩案管轄權異議一審裁定。
英諾賽科表示,此次管轄權異議階段的全面勝訴,為公司后續推進蘇州兩案的相關程序奠定了堅實基礎。公司將繼續積極準備有力證據,全力推動案件進展,以最大程度捍衛自身合法權益,同時為行業良性發展貢獻力量。
英諾賽科與英飛凌的專利糾紛由來已久。去年3月,英飛凌在美國提起訴訟,稱英諾賽科侵犯了一項氮化鎵技術專利;之后,英飛凌在德國慕尼黑地方法院提起類似訴訟,法院頒布初步禁令,命令英諾賽科禁止在紐倫堡舉辦的PCIM Europe 2024展會上展示被指控侵權的產品。對此,英諾賽科曾回應稱,英飛凌的專利侵權指控毫無根據,且影響有限。英諾賽科指出,禁令是單方面的,公司沒有機會派出代表出庭或對禁令做出回應。此外,英諾賽科表示,禁令中提到的專利并不像英飛凌聲稱的那樣涵蓋氮化鎵功率半導體的底層,而是與氮化鎵晶體管的封裝有關,這些專利應該不影響英諾賽科繼續自由銷售氮化鎵晶圓。
作為中國氮化鎵半導體制造商,英諾賽科近期業務發展迅速。公司2024年財報顯示,營業收入達人民幣8.28億元,同比增長39.8%,毛損率由2023年的-61.6%縮減至2024年的-19.5%,提升42.1個百分點。在新能源汽車、AI以及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重大突破,車規級芯片交付數量同比增長986.7%,AI及數據中心芯片交付數量同比增長669.8%。此外,公司還與美的集團、意法半導體等企業達成戰略合作,共同推動氮化鎵技術在家電、消費電子、數據中心、汽車及工業電源系統等領域的應用。此次訴訟勝利無疑將為英諾賽科的進一步發展提供有力支持。